工厂内的智能AGV可以承载小到螺丝大到整车的生产物料
一汽解放大量智能装备装备
大量传感器散布在生产线上,精准实现能源数字化、自动化管理
2021年12月14日,一汽解放在长春落成。从此,这家商用车智能制造“超级工厂”让一汽解放全速融入汽车高端化、智能化、国际顶级的智能制造赛道,也为中国汽车再添新引擎。我省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位于中国一汽工厂,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总投资11.25亿元,设计年产能5万辆。2020年6月破土动工,将落户我省和长春市。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这个世界级的“智能”商用车制造基地创下了当年立项、开工、暖关的建设纪录,工期仅500多天. 工厂建成投产,新增产能5万辆,一汽长春基地总产能达到15万辆。
在这家工厂里,随处可见国际领先的设计制造理念。质量过程100%数字化、智能化、可控化;物流配送100%线上无人化;核心指标100%满足可视化操作。智能工厂集自动化、灵活性和数字智能于一体。将数据采集与分析、智能信息推送、智能决策等前沿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质量、装备、物流、能源等全过程。一个“行业第一”的诞生。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解放位于一汽解放老厂区。65年前喷涂生产线定制,正是在这里,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CA10卡车诞生,结束了我国无法生产汽车的历史。
柔性“手”的自动化生产
走进一汽解放,与传统商用车厂商截然不同的“科幻”风格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整个车间的人流不再密集,取而代之的是智能AGV机器人、机械化自动输送线、柔性机械手。耳边不再听到装配机械的轰鸣声,而是从物流配送带和自动化流水线传来的轻微声音和舒缓的提醒音乐。
“过去的拧紧、灌装等环节需要人工操作,现在采用智能工艺设备和数字化控制技术,实现‘一车一单’的制造模式,每辆下线的车都有自己的拥有自己的数字文件。质量可以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跟踪和追溯。” 数字制造总工程师闫文龙说。
一汽解放拥有底盘总成、底盘涂装、驾驶室总成、整车总成等核心技术。其行业领先的工艺布局,采用世界一流的智能装备和最新的数字技术,智能制造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工厂采用大量智能设备,自动化程度和柔性化水平大幅提升,可满足各平台重卡产品的联产。多项技术应用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如:行车自动轮胎装配、车架智能三维分组分拣、车辆ECAS在线智能标定等,运营生产效率提升比传统卡车生产线高10%以上。
拧紧、灌装、检测等关键质量控制点,采用智能工艺设备和数字化控制技术,实现“一车一单”的制造模式,通过“任务下达-作业执行”实现全过程——结果反馈——归档追溯” 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大大提升了过程质量保障能力,质量100%智能可控、可追溯。
灵活交付敏捷“脚”
AGV物流机器人在汽车制造领域并不少见,过去曾被广泛使用。然而,一汽解放应用的AGV却带来了新的认知和震撼。
工厂内的AGV满载生产线上的各种标准件、轮胎、车身部件,自动寻路、避障、停车等待行人,将物料装载到各个生产节点。但更让人惊喜的一幕是,一辆AGV载着J7卡车车身缓缓通过,甚至两辆AGV也能将一辆基本组装好的车辆运到生产节点。
如何有效分配庞大的整车零部件乃至整车,是重卡智能制造必须突破的一道坎。与乘用车领域的轿车、SUV等车型相比,J7重卡自重约6.8吨喷涂生产线定制,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巨兽”,一汽解放顺利实现自动化和无人配送。
纵观全厂,底盘总成、整车总成等线体均采用可变工位、布局可调的线体AGV,显着提高了生产线的柔性,提供了更高的柔性,减少了异常停机时间。生产效率提高5%-10%。物料配送采用智能AGV和机械化自动输送线上线,物流AGV共计200余台。信息系统根据配送任务智能调度AGV执行任务。增加 55%。
智能“大脑”的智能管理
区别于传统的生产模式,一汽解放以智能制造为发展理念,依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构建了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营体系。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对标国际先进卡车制造工艺,采用世界一流的智能装备,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多项国际国内领先的智能技术,一汽解放代表着整合和实力中国最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
工厂广泛应用工业互联网技术。通过数字化体系建设,打通产品、订单、制造三大数据流。订单直达工厂,带动工厂智能排产。整个流程的核心指标100%透明可见;实际性能智能执行,数字化指令有效指导定制产品的高质量生产。
工厂内部布置大量传感器,系统实现对变电站、组合空调、智能照明、空压机、油品等的实时监控,并根据实时数据自动调整控制策略监控,准确实现能源数字化和自动化管理。能耗降低20%,碳减排660吨/年。
先进、创新、精益、高效的一汽解放,开创了商用车制造领域从“制造”到“智造”快速发展的典范,植入智慧基因,赋能高端技术落地。它承载着民族产业振兴的理想和品牌自强自立的决心。将持续提升一汽解放“中国第一一、世界级”企业的竞争力,为吉林制造插上翅膀。(华泰来)